Monday, April 10, 2023
二戰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,去招惹當時中立的美國
偷襲珍珠港導致強大的美國從中立改變態度向軸心國宣戰,從而使二戰的均勢打破,導向同盟國有利的局面。老虎的屁股摸不得,日本政府不懂嗎,為何如此糊塗,僅僅是因為美國對日本石油禁運,造成日本的賭徒心理賭上一把?
在40年代初,日軍進攻我國的腳步已經被迫放緩,中國戰場其實已經呈現僵持局面。為了擴大戰果,日本必須獲得豐富的戰爭資源,但是當時的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來源。,因為日本的侵華戰爭侵犯了美英的在華利益。
在日本設計的「大東亞共榮圈」中就包括了東南亞,尤其是盛產石油的荷屬東印度,而要想取得這個地方就必須經過美國的菲律賓。
這時的日本,有北上和南進兩個戰略,但諾爾坎戰役的失敗證明北上是行不通的,就只能南下,因為南洋有日本急需的石油和橡膠。這就不可避免的會侵犯美英法的利益,所以,進佔南洋之前,必須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,於是,就有了珍珠港事件。
大家都知道,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,所以本國根本沒有足夠的石油儲備。
為了獲得戰爭所需的石油,日本計划進攻石油資源較豐富的東南亞國家。但是當時的東南亞是歐美的勢力範圍,要佔領東南亞,則勢必要和歐美開戰。
珍珠港前,日本高層就沒想徹底打敗美國,就想重現日俄戰爭,逼退美國就行,日本其實也明白美國不是一個好招惹的對象,但是開戰必不可免。所以日本決定以珍珠港為開端。企圖通過偷襲珍珠港,給美軍以重創,哪怕不能殲滅美國海軍的有生力量,最起碼也可以暫時拖住美軍的腳步,為自己贏得戰爭優勢
這場戰役,也直接改變了美國當時國際上中立的立場,1941年12月8日,美國和英國對日本宣戰。美國廣播電台反覆廣播:「珍珠港遭到偷襲!」羅斯福總統大聲疾呼:「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!」接著,澳大利亞、荷蘭等二十多個國家也對日宣戰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範圍更加擴大了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豬肉那麼貴,歷史上豬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的呢?
說到豬肉,它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一種食物,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吃,或多或少的兩塊豬排或紅燒肉。 然而,小編首先要說的是,中國人吃豬肉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。尤其在大面積開始普及吃豬肉的時候。 歷史記載,在商周時期,全國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,不是因為,豬肉不好,大家不敢吃,也不是因為他們想要...
-
說到豬肉,它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一種食物,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吃,或多或少的兩塊豬排或紅燒肉。 然而,小編首先要說的是,中國人吃豬肉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。尤其在大面積開始普及吃豬肉的時候。 歷史記載,在商周時期,全國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,不是因為,豬肉不好,大家不敢吃,也不是因為他們想要...
-
咱還是要在前文頻頻提到的八王之亂說起,此時的西晉王朝政治一片混亂,社會經濟形勢嚴峻,政治勢力極大削弱,這也引起了匈奴、羯等外族入侵,北方也因此長期陷入分裂和割據中,皇族紛紛難逃。琅琊王司馬睿受東海王司馬越委託,以安東將軍都督的身份進駐建康(今南京)。也是在這個時候,美麗動人的虞孟...
-
500年前的明朝,出了一位聖人,那就是王陽明,他是文人,卻能夠領兵剿匪,平定戰亂,他是武將,卻能立院講學,是心學的集大成者。 這幾年,王陽明大師儼然成為了一個熱詞,他提出的諸多理論被今人奉為經典,記錄其言行的書籍《傳習錄》更是成為了暢銷書。 王陽明 雕塑 尤其是王陽明這4個字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