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April 8, 2023
淺談《二十四史》、《史記》、《資治通鑒》
《史記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,它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。被列為"二十四史"之首。書中主要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,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。作者司馬遷前後經歷了14年,才得以完成。《資治通鑒》是一本編年體通史,類似的史書還有《春秋》、《左傳》等,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。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,按年、月、日順序記述史事。因為它以時間為經,以史事為緯,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繫,各種時間的前因後果很容易展現出來。
《資治通鑒》所寫的內容也極其客觀,沒有之前史書那種傳奇色彩,也就是削弱了個人英雄主義,偏重從大局上來看待問題。
二十四史說的紀傳體史書,比如二十四史中的《漢書》《後漢書》《三國志》它們都是紀傳體史書。它是以為人物立傳記(皇帝的傳記稱「紀」,一般人的稱「傳」,特殊情形的人物稱「載記」,記載制度、風俗、經濟等稱「志」,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「表」)的方式記敘史實。
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物,就去讀紀傳體。如果想了解一段歷史,那就編年體,如果你想了解一段歷史的前因後果,那麼你就去讀《資治通鑒》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豬肉那麼貴,歷史上豬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的呢?
說到豬肉,它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一種食物,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吃,或多或少的兩塊豬排或紅燒肉。 然而,小編首先要說的是,中國人吃豬肉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。尤其在大面積開始普及吃豬肉的時候。 歷史記載,在商周時期,全國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,不是因為,豬肉不好,大家不敢吃,也不是因為他們想要...
-
說到豬肉,它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一種食物,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吃,或多或少的兩塊豬排或紅燒肉。 然而,小編首先要說的是,中國人吃豬肉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。尤其在大面積開始普及吃豬肉的時候。 歷史記載,在商周時期,全國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,不是因為,豬肉不好,大家不敢吃,也不是因為他們想要...
-
咱還是要在前文頻頻提到的八王之亂說起,此時的西晉王朝政治一片混亂,社會經濟形勢嚴峻,政治勢力極大削弱,這也引起了匈奴、羯等外族入侵,北方也因此長期陷入分裂和割據中,皇族紛紛難逃。琅琊王司馬睿受東海王司馬越委託,以安東將軍都督的身份進駐建康(今南京)。也是在這個時候,美麗動人的虞孟...
-
500年前的明朝,出了一位聖人,那就是王陽明,他是文人,卻能夠領兵剿匪,平定戰亂,他是武將,卻能立院講學,是心學的集大成者。 這幾年,王陽明大師儼然成為了一個熱詞,他提出的諸多理論被今人奉為經典,記錄其言行的書籍《傳習錄》更是成為了暢銷書。 王陽明 雕塑 尤其是王陽明這4個字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